3月4日晚19:00,由潍坊爱乐天使艺术培训学校为文华的“大乐迷”和“小乐迷”们倾情奉献的一台精彩的“春之声”古典音乐会在文华小学小剧场内正式拉开帷幕。
早在音乐会开场前的半小时,就已有许多家长和孩子穿正装入场。文华小学艺体学院院长陈依首先向在座嘉宾介绍古典音乐会的礼仪要求,包括在入场时间、服装礼仪、观会要求、鼓掌方式等一系列的注意事项,让文华学生和家长了解在这音乐的盛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情,并让在座嘉宾对古典音乐的观与听增长了许多知识。
19时,音乐会正式开始。本次音乐会以“春之声”为主题,由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组成,倾力呈现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歌颂。

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兼本次音乐会主持人张文慧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何为古典音乐。在张文慧老师介绍中,嘉宾们分别欣赏了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夏》,巴赫的《布列舞曲》,亨德尔的《帕萨卡里亚》,庄重典雅的古典音乐让嘉宾们听得如痴如醉。
古典主义时期,主持人张文慧向嘉宾们介绍了莫扎特、贝多芬,并带来了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NO.5》。崇尚理性的风格、朴素精练的音乐语言,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着真挚的感情。
在浪漫主义时期,张文慧老师带大家走进“音乐诗人”——肖邦。《夜曲》中加入钢琴的演奏,让嘉宾们感觉到音乐带人走进的另一个世界。一曲并不滑稽的《幽默曲》、大提琴独奏《天鹅》、印象主义音乐《日出》,让嘉宾们更加崇尚感情的流露、热爱自然以及对未来充满幻想。
在音乐会上出现的独特的音乐《四分三十三秒》,虽然它用一种滑稽的噱头让整个会场的听众感到新颖、觉得奇特,但我们从张文慧老师的讲解介绍中知道了何为好音乐,从这样的标准中,让我们知道《四分三十三秒》并不是一首好音乐,我们追求的是有真品质的音乐、真有品质的音乐,并愿意去传承。
现代主义时期的《always with me》是一首特别的曲子——这是文华小学的上课铃声。文华的“棒小孩”们在学校里聆听着古典音乐的歌声,随时随地进行着审美与素质的培养。
整台音乐会风格大气,情感圆润细腻,从始至终向观众传递着欣欣向荣的蓬勃朝气。即使年龄不大的孩子,在音乐响起时,都能安静下来。文华小学的棒小孩们在音乐中体会快乐,随时随地在艺术中得到熏陶,在美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